谷歌阅读

繁体版 简体版
谷歌阅读 > 海南1939 > 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涡喷7乙三型发动机

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涡喷7乙三型发动机

海口,南洋局常委会上,从新加坡赶回来的军委委员霍振东正在做新加坡战役的报告,于铮听得有些走神,他的大秘高焱发现,自己泡的那杯茶一动都没有动过,不应该呀,于书记在这种层次的会议上,从来不会出岔子的。

“新加坡战役表明,英国至少目前为止,还没有得到更多新式武器,或许有他们正在加紧训练,我重点讲一下电磁压制的问题,大功率电磁干扰和反制,在菲律宾外海海战中已经被敌人所用,他们采取的是我们曾经绞尽脑汁,在劣势装备下如何与先进一方作战的办法,我们预计,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一定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我们所面临的战场环境,将呈现复杂化、多样化和更加有针对性的特点,未来的战争将一步一步地趋近我们所熟知的那个世界,敌人追赶的速度将会很快,因为战争是技术革新的最好催化剂。”

赵宏伟说道:“海空优势要进一步加强,我们的科研水平也在快速发展中,海大材料学院所建立的国家材料研究所,聚集了我们手里最优秀的材料专家,他们与苏联合作的第二坦克装甲钢和第三代复合装甲的项目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目前受限于工业规模,无法很快地转化为军事优势,工业化的进程不是一两个优势项目就能抵消掉的,我们目前还做不到全面开花,只能重点打造,也就是进一步加步强海空优势,特别是空军的新型战斗机方案,已经确定为原时空的歼七,这是我国装备时间最长,技术力量吃得最透的一款经典机型,其发动机涡喷7更是我们最熟悉的一款发动机型,许多后勤部门的老工程师闭着眼睛都拆卸和组装,资料图纸完备,各种技术难点都有相应的解决办法,是非常成熟的方案,不过据科研人员介绍,与涡喷5相比,涡喷7的技术难度大了许多,因为前者是单转离心式的第一代涡喷发动机,而后者是双转子轴流式,系统复杂程度要大很多,而且为了达到超2倍音速的状态,无论是材料强度还是加力燃烧室的温度都不可同日而语,当年我们从1965年开始仿制,直到1991年最后一款改进型研制成功,前后用掉了整整26年,各种改进型20多个,小改方案上百,技术革新项目2300多项,与原型机相比,最新定型的涡喷7乙三型基本已经是个新的发动机,因此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庞大的系统工程,当中经历了什么,只有那些相关的科研工作者才能体会,可贵的是,在我们海南的东北老年团中,就有当年参与了试制过程的黎明厂老员工、老专家,有了这些经历者的加入,对于我们仿制涡喷7是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的。”

余东升笑道:“其实最关键的就是,我们有这种发动机的实物,涡喷5或是涡喷6,你想找个实物来仿都不容易。”

他们没有说的是,南海航空兵最多的歼11系列当然也有实物,问题是直接上太行系列,简直是科技大跃进,一个涡喷7两年半的时间已经用掉了海南很多的资源,有实物和无实物下的仿制过程,完全是两个概念,当然,并不是说,给你一个实物,拆开一个零件一个零件地仿制,最终就能诞生成品,不过好歹有个目标摆在那里,不至于凭空想像走歪路,再加上我军丰富的维修和维护经验,甚至还有宝贵的整机大修经验,这些对于零基础下的仿制过程,都是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的,与60年代相比,海南所拥有的最大的优势是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这项技术对于仿制一台6-70年代的航空发动机,可以说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哪怕它的复杂程度远比汽车发动机要大,就这样,在科研、民工、军工、部队、民航和老年团等多个部门的通力配合下,终于在党的“七大”召开前,完成第一台二代喷气式战斗机发动机的成品试制,并顺利通过了地面24小时试车试验。

接下来它还会经历一系列的试验,以检验其可靠性,有了涡喷7这个核心机,我们就能进一步研制它的涡桨、涡轴和涡扇等发动机类型,形成一个系列的产品,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装上可靠的心脏,这也是航发工程的起点,至少在20年以内,我们都不可能有什么创新,能够把歼11系列的发动机仿制成功,就是非常不错的成绩了,要知道,共和国70年的水平,也就是这个档次,航发是工业制造的一颗明珠,也是我国后世为数不多的短板之一,它与芯片制造一起,成为我们在为国家发展而骄傲的同时,扼腕不已的两大遗憾。

“老于,老于。”

于铮心思回转,马上自嘲:“对不起,我走神了,实在是赵司令员说得专业名词,让人晕晕欲睡呀。”

张浩也笑道:“其实我也没听明白,只是在装懂而已,不过有一点我倒是知道,航空发动机的制造难度之大,苏联到1941年即将完成第6个“5年计划”为止,也不过是仿制而已,西方国家走在前头,我们奋起追赶,是这个意思吧?”

董老点点头:“应该说,在你们到来之前,我们国家的历史,就是一个仿制和追赶的过程,非常艰难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果。”

赵宏伟说道:“对,解决飞机的心脏问题,一直是国家大力投入的重要科研项目,到了21世纪,“秦岭”“太行”等一系列国产发动机的研制成功,进一步缩小了我们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也为我国自行研制的第4代、第5代战斗机上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先有发动机,后有战斗机,这是一个鸡生蛋的过程,海南的底子薄啊,基本上是从零开始,能够完成一种比较先进的喷气式发动机的研制,已经是一个不小的成绩了。”

为了避免领导们听着过于专业的数据和名词晕晕欲睡,赵宏伟马上架起投影仪,以图片的形式给在座的所有人一个直观的认识,从数据上看,涡喷7是一个5米多长的大家伙,重量在1.1吨左右,最大推力4.4吨,加力推力达到了6吨,推重比5.2,它是我军歼7和歼8两种主力战机的心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保卫着我国辽阔的领空,可谓功勋卓著。

正是因为这种长期性,使得我军不断地对其进行改进,将大翻小时数从区区100小时,提高了整整一倍,而最新型号的涡喷7乙三型,最主要的改进就是发动机的寿命,达到400小时左右,而同期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是。

3000小时。

涡喷7乙三,已经是这个机型的顶尖水平了,当然,随着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也许还有一些提高的空间,这就需要海南相关部门的科研工作者继续努力了。

霍振东更关心的是我们的新型喷气机什么时候出来,海军舰载型什么时候有得用,赵宏伟很直接地告诉他,七一之前不要想了。

“配套的发动机拿出来后,单发歼7和双发歼8都有现成的图纸和实物,不过海军舰载型是个新事物,得多给他们一些时间。”

他介绍道,早在涡喷7仿制成功之前的两年,用于歼7飞机改进的SY“神鹰”系列机载雷达就已经用在了强一上面,而相应的飞控、火控系列,也在强一上面大量应用,都是成熟可靠的技术,不存在验证的过程,可以大大加快成品机的研制进程,飞行员们用了两年多的风扇机,终于等到喷气机研制成功的那一刻。

“正式的试飞时间定在了十月一日,新华夏成立一周年的日子,当然,试飞不等于定型,哪怕成功之后,也会有一个改进和定型生产的过程,生产线的组装、工人的培训都需要时间,飞行员从活塞机到喷气机,特别是这种比较先进的喷气机,培训时间至少也在一年以上,好在有了强一的飞行经验,两者有很多共通之处,或许会大大缩短这个时间,当然了,新机型的早期产量不会太高,全面换装怎么也得几年以后了。”

赵宏伟说道:“歼7的魔改方案,比较成熟的就有好几种,考虑到材料、工艺复杂性和制造难度的综合因素,我们选定的是,海山鹰这种高教机方案,主要原因还是我们有成品,而它差不多已经达到了改型的颠峰,在不换发的情况下,无论是气动外形还是电子设备,都比原型机有了质的飞跃,基本上处于二代半偏三代的水平,更大的优点在于,它本身就是以着舰为目地设计的,作为“辽宁”舰的训练机装备部队,当然,机上进口的电子设备,一时间可能无法完全仿制,我们可以降低要求,先用上再说好了。”

一场战果汇报,歪楼歪到了海航新型战斗机的研制,在座的委员们听得津津有味,特别是来自延安的张浩、董老等人,他们或许不懂专业名词,也不知道那些数据的具体含义,不过看到屏幕上漂亮的战斗机,已经心生向往了。

实际上,海南现有的成品航发非常多,既有军用的歼7、歼11、歼15、歼16、歼轰7A、轰6、运8、运7等型号,也有民航的波音、空客或是国产的各类支线飞机,这些飞机的备用发动机都是现成的,哪怕是换下来的废旧发动机,也有相当宝贵的实物价值,这就是海南的优势,美国人有路线图我们有实物,就看谁先造出来了。

赵宏伟给大家普及了一番航发的基本知识,以及海南对于战斗机路线的规划图,第一代喷气机以歼7为原型,在穿越两年半后完成仿制任务,基本达到路线图所规定的期限,而下一代就需要好几年以上了,航发的难度有多大,没有人比华夏的相关人员更清楚,哪怕是实物仿制,也不是说造出来就能造出来的,大部分时候,给你一个实物,花上十多年功夫,依然造不出来的概率更大。

那可是在21世纪的新华夏,现在海南有什么?工业底子基本空白,科技力量薄弱,能搞出这么一款老机已经很了不起了。

嘴炮强国,基本是在侮辱新华夏所有的科研工作者,属于玄幻文的范畴。

于铮等人自然没什么不满意的地方,也没以要求他们加快进度,争取在某个特定的时间搞献礼工程之类的话。

“鉴于国际局势的发展,特别是美国很有可能拥有核弹制造技术之后,我国的国防安全问题,要彻底解决,最好的办法就是御敌于国门之外,为此,下一步的作战计划,将是对于英国殖民者的进一步打击,首要的目标是离我们国土非常近的缅甸,这片地区的形势很复杂,缅族、克钦族、华侨等多方面人群杂居,英国人又在其中不断地制造矛盾,打掉它,解放当地人民,是一个比较迫切的任务,为此军委决定以一个军的规模发起缅甸战役,原则上,该部在国内归西南军政委员会负责,出了国之后,由南洋局指挥,同时调派南海舰队所属军舰参与行动。”

霍振东没有想到,新加坡战役刚刚结束不久,军委又有新的行动,兴奋地答道。

“南海舰队保证完成任务。”

于铮关心地问道:“连续作战,战士们吃不吃得消啊?”

“报告书记,新加坡战役结束后,舰队停靠樟宜海军基地,休整时间一周左右,问题不大。”

张浩提醒他:““海工委”在当地的地下情报人员,已经做了不少工作。”

“嗯,这次行动,少不了“海工委”的参与,请布鲁同志具体负责吧。”

经过一番讨论,大致上确定行动的细节,南洋局这边统筹并指挥,自然要用上可能的力量,“海工委”在两年前的布局,正一步一步显示出他的前瞻性和重要性,在新加坡战役中就得到了充份的体现。

总结完写成报告,几个负责人签字上报中央,就算是对新加坡战役的最后总结。

下会之后,于铮匆匆忙忙地走掉了,张浩没有直接去问本人,而是找到了省委办公厅主任张建亚。

“于书记是不是有什么心事?”

张建亚告诉他:“李大姐带队加入了援藏工作组,那里不通电话,又不好因为私人原因发电报什么的,书记有些担心吧。”

原来如此,张浩有些明白了,如果说大长老级别的领导夫人里头最出挑的,莫过于这位李大姐了,孤身来到延安,赢得上下众口一辞的称赞,参与组建卫生部,制订新华夏的医疗卫生规划,亲自给延安医学院的学员上课,现在可倒好,带队去了环境恶劣,交通不便的西藏,一呆就好几个月,看样子有长期驻扎的打算,对比一下,他的夫人涂俊明已经来到了海南,其余的各位夫人也都在延安或是别的什么城市,享受着新华夏的建设成果。

两相比较之下,产生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于铮在延安可能会被人称为“李大夫的爱人”,存在感几近于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