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阅读

繁体版 简体版
谷歌阅读 > 回到民国当小编 > 第七十一章,10年之内必将崩溃!

第七十一章,10年之内必将崩溃!

唐华回到北京,国家计委的特别会议还没召开——推迟了两天。

因为李四光还没回北京。他没回来那其他人就只好等着。

从张盖村回到济南,李四光着手调整钻探队的布置,要在半年内把张盖附近的油盆形状画出来。这应该是渤海油田的一个油区,形状画出来之后就可以有目的地在上面打一排排的钻井,规模化采油。这个油区探明之后,钻探队就在周边继续找油区。

在济南制定钻探计划时,从东营村又传来一个消息:之前因为断杆延误工期的渤7井也出油了。

渤8井是一口高产油井,喷油之后测得日产油776吨,是中国境内至今为止最高产的油井。

渤7井就差得多,测试数值日产11.2吨工业油流。但这也是打在了油区上面。而且,东营村和张盖村在地质上应该分别属于一个油田內的两个油区。

这意味着渤7和渤8是两个单独的发现。

而且李四光还从渤7井的位置推断,渤7别看它日产11.2吨,其实是钻在了一个油盆(区)的边缘。这个油区的中心李四光推断可能在渤7井偏东2公里左右。

李四光在济南再一次调整现在手头的4部钻井机的钻探顺序和钻井位置,做完这些事情才返京。

……

这一次迎接李四光返回的不只有唐华。实际上迎接人群带头的是主席,其次是总理和计委邓主席。

这不能不惊动主席,渤8井日产油776吨,一年365天就是二十八万多吨,这还只是一口井。(非地质出身的大多数人就是这么认为的)

贫油国的帽子今天指定能甩掉了。

远处开来一辆苏制1.5吨嘎斯-aaa轻型卡车。

车开到近处停下,李四光从副驾驶位打开门下车。

主席大步向前,和李四光握手。“在山东找到了大油田,证明了中国不是贫油国,以后我们的工业建设也就有了底气呀。老李你辛苦了,为国家又立了大功。”

李四光:“谢谢主席。……油田的发现也有中苏石油工人努力奋战的功劳,此外,首先得感谢超级计算机的数值模拟。以前我们找油是黑灯瞎火、冥行擿埴,超级计算机一下子把我引到了黄河口,说油田就在这方圆几十公里的地下。这样我们打井找油就很快了。”

李四光左右看,找到了唐华。

“渤8井喷油之后,我想着尽快返回济南向中央汇报,一着急就让司机抄近路,结果张盖村附近有片沼泽……”李四光有点不好意思地说。

唐华没什么表示,就是一个劲地笑:“我在上海还放着一辆。这意思是说,下次你一定要开它出去,用它换出一个大油田来。”

李四光从济南发回的电报,就说了唐华的路虎陷进了沼泽的事情,唐华也知道了。这没什么心疼的,相对唐华在香港和海外的资产,买辆路虎几乎不算花钱,要是英国法律允许,唐华甚至能把rover整个公司收购了。唐华就是觉得有趣。

李四光:“主席、总理,渤海区的石油的发现者有两个,我是其中一个,另一个是超级计算机和有限元分析。……所以唐华也是油田的发现者之一。”

主席:“哎,我最近也在苦学怎么用计算机,可我想不到计算机这种工作也能完成。”

总理:“现在,一张全新的画卷展现在我们面前,是该重新规划今后的步伐了。老李您先休息,明天我们开会。”

……

“在张盖村的渤8井打中的是这个油田的一个含油区域,目前推断是一个圆形区域,面积约3.2平方公里,可开采的石油在1.5亿吨以上。含油区域的具体形状,现在勘探队正在进行网格式探寻,不久就会全部搞清楚。”

会上李四光先向主席、总理和国家计委委员介绍目前石油勘探的成果。

“在东营村的渤7井打中的是另一个含油区域,这个区域的形状目前我无法做出准确估计,很可能是不规则形状,但是它的面积可能比张该村的含油区还大,可开采的石油在2亿吨以上。”

“渤海区黄河口有大量石油地质储量的事实已经确认。其实这在今年4月的计算机模拟中就已经给出了数字,我们渤1井到渤8井只是验证了计算机的模拟。那么根据计算机的模拟,这一片地区的石油地质储量在50亿吨以上,其中可开采储量20亿吨左右。”

1954年,美国此时的石油年产量近3亿吨,一枝独秀,别的国家比不了。

苏联的石油年产量三千多万吨。

这个油田可开采储量是20亿吨。

用中国来做标杆的话,今年中国石油年消费量预估大约200万吨,其中进口120万吨,自采80万吨。

自采的80万吨只有20多万吨是抽地下的液态石油,50多万吨是油矿炼油——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油页岩取油。但50年代从油页岩里提取石油的技术十分原始,平均炼制价格是石油油价的5倍以上,一斤石油要耗4斤煤。

月22日,今年就呆在北京了。

国家计委大楼——或者说办公建筑群6月份竣工,新的计算机网络环境要设计。除了中国国家计委,还有苏联国家计委……

这些工作只能在北京完成。

这一天,当唐华从久未打理的总参情报部办公室资料堆里翻出一本书时,惊得目瞪口呆,差点儿怀疑人生。

这不是机密或半机密资料,就是一本公开出版的书,是驻美大使馆从美国递送回国的。

《中国即将崩溃》

作者:宋子文

书的扉页还加印了一行字:10年之内必将崩溃!

带感叹号的呢。

唐华立刻拿起电话打给李刻农。

“李部长,在美国流亡的那个宋子文,他最近有什么奇怪的表现吗?我们有没有获知他那个流亡政府内部情报的渠道?”

其实唐华呢,是怀疑宋子文穿越了……

李刻农一脸疑惑地接了电话,说会让大使馆人员认真查一查。

但其实大使馆以前间接了解过宋家流亡政府的情况,宋子文这个人并没有唐华说的那种奇怪表现。

“你是说宋子文写了一本《中国即将崩溃》吧?”李刻农说,“呵呵,怎么说呢,我不评价。但是,主席认真看完了这本书,你办公室里那本就是主席看过才送回来的。你找找看,说不定还能找到主席读书的批注呢。”

哦?

唐华放下电话,开始翻书。

还真有主席的批注。而且不少。

“(没有一届中国政府能够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这话司徒雷登也说过。但我们共产党人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

写完这句话,主席在页下又补了一句:“他把吃饭问题放在全本书的第一章,说明他自己认为,书中列出的诸多因素,粮食危机是最有可能确凿存在的。”

“这是从他和他的家族角度来看我们,不足为奇。不过,我们或许也可以反思,从一个第三者的角度,我们的政治制度是什么样?应该是什么样?”

“他这就是闭门造车了,略过。”

“斯大林同志最后的话,就是在这方面对我们的启示。路是一步一步走的,逐渐地实践,才能逐渐地提高理论。”

“最多只能维持10年是对我们的一种警示。这书总体上无甚营养,但其中部分段落可摘抄出来,给党内干部小范围传阅……”

……

浏览完这本书,唐华确定,张家墩没有穿越……

宋子文这书,只是书名巧合而已。

不过说实话,宋子文写得乱七八糟还不如21世纪的那位呢。有时候整页整页都看不下去,唐华就只看主席的读书批注了。

主席看这本书显然很认真。而且……或许真的可以把部分段落摘抄出来,加上主席的批注,小范围传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